【 脫歐?留歐?】
第一次聽到英國要公投脫離歐盟,第一個感覺是很驚訝,第二個感覺是,「很幹」。
驚訝的點是,英國的經濟本來爛到不行,正是歐盟組成,讓英國的經濟起死回生,英國是歐盟裡獲利的一方,但如今卻有很多英國人想盡辦法要脫歐,真是太奇怪了。
第二個感覺,是因為台灣想盡辦法要參加個像樣的國際組織,結果是連不像樣的都困難重重。看英國人這樣,把歐盟這麼大的國際組織嫌到臭頭,你不會覺得這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嗎?
就是在這樣一個複雜的情緒裡,三立採訪團隊來到英國,訪問的對象包括企業主、家庭主婦、經濟學家、民調專家、計程車司機及學生等,談了一圈後,我有幾個結論:
很多英國人不喜歡歐陸國家,他們對他們的國家是島國,對自己是島民身分,非常驕傲,對他們的島國主權非常重視,對成為歐盟泱泱大國的一分子,很不以為然;很多英國人把歐盟看得很扁,認為它太老太大太笨重,只會把英國拖垮。
英國因為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,所以說話很大聲,很多英國人要脫歐,是因為他們是全球化經濟裡的輸家,生活品質下降,但又投訴無門,急於生變的結果,認為英國脫歐是答案。
但在現在的網路世代,國家體積大小不重要,靈活彈性才重要。
我這講的是脫歐人士的主張,我並不完全同意。比如很多英國人相信,脫離歐盟,英國再跟歐盟談雙邊貿易協定,兩年內就可以搞定,我就覺得太天真了,就算你英國靈活有彈性,歐盟可不是兩年內談完,別傻了。
但在這麼多訪問中,讓我一想再想的是阿富汗難民 Haroon 。Haroon 十九年前在阿富汗差點被極端伊斯蘭人士謀殺,千辛萬苦逃到英國,英國不但給了政治庇護,給他教育給他身分,給他工作,也入籍成了英國人,但當我問他英國應不應收納敘利亞難民時,我驚訝的發現他的答案是:「不。」還說「你怎麼知道來的都是些什麼人?你怎麼確保國家安全?」
我剛開始心裡很不以為然,你自己逃出生天,就不讓後面的人來,太自私了吧?但沈澱了一星期,我終於比較理解 Haroon 的原因,我不覺得他是自私,想想看他是極端伊斯蘭的直接受害者,差一點喪命不講,一家分離就夠慘了,他對教育水準低,容易被搧動的穆斯林比一般人有更深的恐懼,是可以理解的。
Haroon的故事,讓我再度提醒我自己,人生的事很複雜,妄下結論,很危險。
如想瞭解英國脫歐,本週三立新聞週日晚間八點 #移動360,有我 范琪斐 製作的英國脫歐公投大專題,敬請期待。